基本内容[1-2]学校简介昌邑市第一中学创办于1946年,至2011年已有65年历史。历代宗师树德育才,创生文化,传承文明,营造了和谐有序的育人环境,形成了博大精深的人文底蕴,创造了社会公认的辉煌业绩,赢得了历届学子的衷心爱戴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。2万多名学生在这片沃土的孕育下茁壮成长,成就非凡,许多校友成为专家、艺术家和党政军领导干部,瑛瑶其质,玮器争妍,铸就了一中的光荣与辉煌。近年来,学校以“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、为家庭培养幸福的人”为目标,坚守“为民族复兴而学达天下、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、为终身发展而博雅笃行、为团队使命而恪诚允公”的核心价值观,秉承深厚人文底蕴,打造名师团队,构建和谐课堂,教学质量稳步提升,学校声誉与日俱增。学校以“三五”特色教育为基础,构建“理想教育、勤奋教育、习惯教育、文明教育”四大平台,深化创新“自我激励、自主选择、自主学习、自我管理、自我评价”的“五自”育人模式,实施“整理自主性完善、拓展探究性阅读、开展研究性课题、艺体专业性训练、走向实践性锻炼、开展有益性活动”素质教育“六大”工程,突出重点,精细管理,对每一个走进校门的学生负责,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,从八个方面推进素质教育:规章制度约束人,活动开展打动人,信念理想激励人,高标严求规范人,自主管理锻造人,警示教育锤炼人,因材施教培养人,心理关注看护人,搭建了充满情感又融入理性思维的教育平台,创设了沉淀青春喧嚣、凝炼人生品质的成长空间,殷鉴向上,契真融美。学校地址一中原址位于昌邑市市中心北海路,但因地处市中心,学校面积较小,无法扩建,遂迁新校,原校区划归昌邑市实验中学。学校2010年8月搬迁,新校位于潍河之畔,文山脚下,堤顶路旁,环境优美。新校投资4亿元,占地600亩,建筑面积近16万平方米。现有118个教学班,教职工454人,在校学生6500人。办学理念学校以创建“中华名校”为奋斗目标,确立“质量、和谐、发展”的办学理念,在领导干部中推行“六个必须”,率先垂范,业绩一流;在教师中推出《员工宣言》,统一思想、凝聚力量;在学生中实行“六大教育”,坚定理想,品学皆进;把精细化管理与人格化管理相结合,遵循教育教学规律,积极倡导勤奋教育,启动了“我能行”学生心理自信系统、“精细化”全面课堂管理系统、“主体型”学生自我管理系统,实行“大容量、快节奏、勤反馈、高效率”的拓展课堂教学法,形成了“以人为本、以导为主、以实为求、以动为长”的教改特色。学校获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、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“金牌学校”、“十佳学校”、中国中学生排球协会副主席校、山东省教学示范校、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、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等荣誉称号。学校文化一、校徽【校徽释义】标志由“昌邑一中”拼音首字母“CYYZ”元素构成,呈现“人”字造形,彰显人本,象征人文,守护人道,闪耀人性,寓意一中师生仰望星空,脚踏实地,关注国家,放眼世界,做一个具有天下胸襟、道德风骨、高远情怀的优秀中国人。标志圆形简约大气,圆润融洽,理性包容,蕴涵一中人团结和谐,激情奋进;体现一中人博观约取,崇文尚德;引领一中人追求卓越,成就非凡。二、校训仰望星空脚踏实地【校训释义】廖廓星空宁静深邃,深度仰望壮丽光辉。仰望星空,寓意一中人对生命和自然充满敬畏,心怀感恩与热爱,追寻道德理性,呼唤情怀操守,追求无尽真理上下求索,坚守人类正义永不松懈,坚持远大理想永不放弃。依大地而敢担当,傍山川而善包容。脚踏实地,寓意做人做事,持其本道,行之有度,勤勉善思,立稳健行,浮华不躁,寂寞有恒,以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、扎扎实实的工作行为执着于现实,驰骋于理想,奉献力量,创造价值。三、校风和融竞进求实创新【校风释义】校风“和融竞进,求实创新”表明学校关注和谐、竞争、发展、求实、创新等多方面的内容,能够对学校发展历程中形成的风气进行高度概括。和融竞进:“和”有和顺、和谐、和融、天和、地和、人和之意,寓意要以和为贵,和谐融合,和平相处;和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人文修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,孔子主张“礼之用,和为贵”,说明了“和”作为价值观的重要性,启迪学校要保持完满的和谐与融洽。“融”,指融合汇聚、融会贯通,有兼收并蓄、海纳百川、广收博采之意。同时,融也有和爱于教,其乐融融之要义,有汇聚群体力量,追求人、事、景、情、物的和谐统一。总之,“和融”指学校要融和多元教育理念,推行德育教育、习惯教育、“三五教育”等,促进师生和谐互动,和乐融融,促进学生多元和谐发展。“竞”在《辞海》中的解释是“比赛;争逐”。“物竞天择,适者生存”是进化论的主题,这一论断在教育界同样适用。“竞”,就是要求一中人敢于竞争、善于竞争,在竞争中获得发展,在竞争中不断创新,在竞争中实现飞跃。“进”,有积极进取、循序渐进、齐头并进、乐于奋进、勇于争进之意,要求一中人不断汇聚力量,拼搏向前,奋力前行,追求卓越。“竞进”要求学校上下能够以激昂的斗志、自强的精神、敢于超越的作风推进学校教育,加速学校快速发展。“和融竞进”作为一种学校风气,体现了强者文化、可持续的文化、多赢的文化,展现出学校追求和谐发展、奋发自强、锐意进取、敢于创新、敢于争先的大气魄。求实创新:“实”内涵丰富,有充实、诚实、事实、实际、实事求是、果实之意。“求实”可延伸为追求充实的学习生活,有规划,有目标,有执行,循序渐进,学无止境,讲究实效,干出实绩,才会有春华秋实的收获;讲求诚实守信,诚以待人,以真诚的言行对待他人,关心爱护他人。言行一致,不说谎,不抄袭,不作弊,能够做到信以立世;求是、求真,做到崇尚务实、思想朴实、勤奋求实、敬业崇实、工作扎实、办事落实,强调实事求是、追求严谨、不唯书、不唯上、只唯实的科学态度,在治学、求知、做人方面做到刻苦踏实、诚敬务实,专志不虚。“新”出自汤之《盘铭》:“苟日新,日日新,又日新。”“求新”是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内容,包含了积极进取、奋发向上的品质,是发展之动力,惟求新才能发展,要求一中人坚持与时俱进,以革新的姿态,以创新的意识,破除思想桎梏,杜绝墨守成规;要求一中人以创新的意识,以求异的思维积极更新知识和理念,敢于在实践中创新,逐渐形成创新人格,提高创新能力,促进自身个性的和谐发展。“求实创新”作为在学校发展过程形成的风气,高度概括了一中人的务本求实,追求内涵发展本质;展示了一中人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,立足实际,走创新之路。四、教风严谨治学敬业爱生【教风释义】昌邑一中以“严谨治学,敬业爱生”为教风,展示教师的人格魅力、形象魅力、职业魅力,强调了严谨的态度,敬业精神的重要性。严谨治学:“严谨”是对教师工作和行为的最本质要求,“严”指严格、严肃、严密,“谨”指慎重、谨慎、审慎、有条理。“治学”是指教师志在研究学问,“治”指治理、管理、研究,“学”指学问、教学,要求教师进行细细研磨,追究源流,细致而深入地探求教育教学的本质和根源。总之,“严谨治学”体现在教育教学工作中,是教师严密谨慎、严格细致地进行求知、授业、解惑行为的重要体现,即以严谨科学的精神、一丝不苟的态度,努力钻研业务,探求教育教学规律,改进教育教学方法,提高教育教学水平。敬业爱生:“敬业爱生”堪称师德的“灵魂”,指教师对教书育人事业心存“诚敬”之意,对学生胸怀“博爱”思想,体现了对教育事业的热爱和对学生的关爱。“敬业”是指教师用一种严肃的态度进行教育教学,能够勤于执教、忠于职守、兢兢业业、尽职尽责,体现了爱业、勤业、乐业、精业、创业的基本品质。它要求教师要有诚心,忠诚于教育事业。要有恒心,持之以恒地潜心研究。要有精心,专心致志、精益求精。“爱生”指教师以理解、尊重、信任为基础,关心爱护每一位学生。教师用广博的生命之爱尊重学生的人格、个性。用宽厚而仁善的宽容胸怀去呵护学生的自尊。用更多的信任,唤醒孩子的自尊心、责任心和自信心……由此,达到“大爱无言,润物无声”的育人境界。五、学风一丝不苟勤于持恒【学风释义】昌邑一中重视培养学生关注细节,一丝不苟的作风,重视好习惯的形成和积累,在学习生活中富有竞争的意识,并将“勤”字持之以恒地贯穿到学习生活中去,由此,“一丝不苟,勤于持恒”能够深刻而全面的展现本校学生的学习风气。一丝不苟:“苟”,苟且,指做事马虎。“丝”,计量单位。“一丝不苟”形容做事非常认真仔细,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放过,把事情完全做好。学生在学习中养成一丝不苟的学习习惯,以严谨认真的态度进行学习,提高自我。注重各科基础知识的学习,提高学习能力。进行学法创新,不断更新知识结构,开阔知识视野。注重实践,强化学以致用,在实践过程中检验所学知识。勤于持恒:勤,原意为劳,也就是做事尽力,“不怠惰”。《尚书》有“功崇惟志,业广惟勤”之语,即要求学生勤奋勉力、尽力而为。勤奋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淀下来的优良传统,要求勤字当先,还要有振作的精神,有自强不息的劲头。勤是现代人成功的基石,勤会引导每个人走向成功、走向希望。学生重视勤勉在求学和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,认识到“一分耕耘,一分收获”。六、办学理念以德育人以文化人【释义】昌邑一中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,坚持“以德育人,以文化人”的办学理念。以德育人:“立德树人”是学校教育的根本,展现了学校对学生品德教育的重视,重德育的实效性,把塑造和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放在第一位,力争让学生德智合一。向学生灌输先成人后成才的道理,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,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,引导学生走人生正路。培养学生的责任心、义务感,让学生认识到无论学习还是做事都要认真负责,尽自己应尽的义务。培养学生诚实、守信的品格,养成对人对己真诚无欺的态度。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,让学生养成劳动习惯、卫生习惯、学习习惯、文明礼貌习惯,真正做到品行高雅。以文化人:从某种意义上讲,办教育就是办文化。学校教育应该体现校本特色文化,形成健康向上、积极进取的理念文化,达到“文化化人”的高境界,培养师生先进的文化意识,提高全员的综合素质。昌邑一中在教育教学中肩负着以“‘文’化人”的教育使命,一要传授科学文化知识,健全学生的知识结构。二要传承优秀文化,坚实国学文化根基。三是润泽生命成长,呵护学生的未来。七、育人目标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,为家庭培养幸福的人【释义】学校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,以“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”、“为家庭培养幸福的人”为目标,通过三五教育、素质教育等多种教育模式进行创新性教学,以便让学生塑造完美人格,获得全面发展。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:学校教育服务于国家,旨为国家培养优秀的人,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:学生成为优秀的“人”。学生经过教育发展,逐渐具有健康的心理状态、健康的体魄、坚定的自信心、高贵的思想品德。在知、情、意、行等心理素质和谐发展,有诚实、正直、守信、自尊、自主、积极进取、勇敢、乐观、毅力、自制等良好心理品质。学生成为“中国人”。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民族精神,具有创新精神、现代意识、主动地探究精神、强烈的民族责任感、独特的个性具有宽广的世界胸怀和适应未来世界竞争的能力。学生成为优秀的中国人:一是要发扬中华民族几千年优良的传统美德,具有良好的美德修养;二是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优秀的传统文化,具备扎实的传统文化根基;三是要面向未来社会,积累核心竞争力,具备适应未来社会的基本能力;四是要崇尚独特的个性成长,形成高品位的生活方式。家庭培养幸福的人:学校教育立足于家庭,旨为家庭培养幸福的人。幸福主要着眼于以下几点:学生接受幸福的教育。学校在教育教学中推崇幸福教育,让学生感受到接受教育也是一种幸福。学生在良好的教育氛围下,能够将“幸福”贯穿在学习、生活当中,能够感受到幸福的愉悦。学生享受成长的幸福。学生在优美的校园环境里,在教师的悉心教育下,在同学们的帮助下能够沭浴幸福的阳光,实现人格的成长、智慧的成长,心灵的成长,能够感受到成长的幸福。学生开启智慧的幸福。学生经由学校教育,找到了开启智慧之门的钥匙。通过认真学习,学生逐渐开启做人的智慧、读书的智慧、学习的智慧、相处的智慧和发展的智慧,从而通过多元智慧的成长而拥有智慧的人生。八、核心价值观为民族复兴而学达天下,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,为终身发展而博雅笃行,为团队使命而恪诚允公。【释义】学校核心价值观,从为民族复兴、家庭幸福、终身发展、团队使命四大方向进行要求,指明了师生在学习、立德、践行、团队意识等方面的目标。为民族复兴而学达天下:民族复兴是每个中国人的责任和使命,中国崛起的标志在于人才和教育。“学达天下”要求师生肩负起致力民族复兴的伟大使命,“读万卷书,行万里路”,尽天下之大观,知天地之广大,博观约取,厚积薄发,智慧通国界,学问达天下,担当起中华民族科学发展的神圣使命和光荣职责。为家庭幸福而立德至善:家庭幸福是师生安心工作,静心学习的保障。德、善是家庭幸福的基本要义。“立德”,语出《左传》:“大上有立德,其次有立功,其次有立言,虽久不废,此之谓不朽。”师生以树立德业为目标,富有高尚的道德情操,坚信立德方能立人,以德立实现人立、事立。“至善”,语出《大学》: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止于至善”。道德修为的最高境界为“至善”,上升到人性的层面意即大真、大爱、大诚、大智。师生追求的修身育人做学问,须达到尽善尽美的完美的境界。为终身发展而博雅笃行:终身发展是当代学习型社会的必然要求,是每个人不断提升自我、完善自我的不竭动力。“博雅”,语出《后汉书》,意为以博益智,以雅润身,学识渊博,做人雅正。“笃行”,语出《礼记》,“儒有博学而不穷,笃行而不倦。”要求师生专注于实践,内外兼修,知行如一,和风细语展淑女气质,谦恭礼让显绅士风度。博雅笃行,就是使学校具有书院的风雅,使教师具有书卷的风范,使学生具有君子的风度。为团队使命而恪诚允公:一个团队具有了神圣的使命感和光荣的责任感,就能够为团队的荣誉、愿景倾尽心智,全力以赴。“恪诚”,蕴含尽职尽责,忠诚忠信的深意,以恭敬之心为教,以诚心正意为学。“允”“公”,出自南开校训“允公允能”,意为无私奉献,一心为公。蕴含了做人要具有“公德”的价值取向和精神品质,具有天下为公之情怀。办学特色学校以“三五”特色教育为基础,构建“熏染教育、养成教育、信念教育、警示教育”四大平台,深化创新“自我激励、自主选择、自主学习、自我管理、自我评价”的“五自”育人模式,实施“整理自主性完善、拓展探究性阅读、开展研究性课题、艺体专业性训练、走向实践性锻炼、开展有益性活动”素质教育“六大”工程,突出重点,精细管理,对每一个走进校门的学生负责,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,从八个方面推进素质教育:规章制度约束人,活动开展打动人,信念理想激励人,高标严求规范人,自主管理锻造人,警示教育锤炼人,因材施教培养人,心理关注看护人,对学生的一生负责,为学生的长远发展奠基。学校荣誉学校男女排多次获全国中学生排球比赛冠军,女排夺得第二届亚洲中学生女子排球锦标赛亚军,并摘取大赛5项单项奖中的3项;《山东体育报》等省内几家报刊在我校设立了中学生记者站,聘请16名学生作特邀记者;学生创办的“浪花文学社”竞选进全国中学生优秀文学社团50家;陈国宾同学的剪纸作品“和平万岁”在全国中学生手工制作展览中获一等奖,并被山东省素质教育成果展览会收藏;孙惠的诗歌《太阳·雨·沙滩》、《田野吹过夏季风》获山东省学生文学艺术作品博览会金奖。学校获全国重点大学暨‘211工程’大学生源基地、中国素质教育先进示范校、全国百所德育科研名校、全国中学生奥林匹克竞赛“金牌学校”(六次)、“十佳学校”、中国中学生排球协会副主席校、山东省教学示范校、山东省师德建设先进集体、山东省依法治校示范校、山东省首届素质教育实验基地、山东省现代教育技术示范校、山东省英语特色重点实验学校、山东省中小学科技创新活动与学生创造力开发实验基地、潍坊市十佳特色学校、潍坊市素质教育传统项目学校等称号。另外,学校获得北京大学2012年度“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”推荐资质。